希望对藏友有所帮助或者引起你的一些小兴趣。少走弯路配资券商,关于民间藏品的出手想必藏友们都会有疑问和顾虑,但是还是要尊重藏品的客观事实,实事求是,以诚相待!你的一份认可才是最重要的。
讲实情,出实招,办实事,求实效。《求真务实》
国内一线拍行送拍(嘉德,保利,翰海,中贸圣佳,古天一,大羿,明石,华辰,西泠印社,崇正,华艺国际,私下交易:全国国有文物商店交易会,博物馆推荐)香港拍卖:(苏富比,佳士得,香港保利,香港嘉德)藏品征集,(上方图片)详情咨询 叶老师
征集项目:近现代书画、古代书画、当代书画、油画雕塑、古董珍玩、紫砂艺术、铜炉佛像、瓷板画、印章、玉器、钱币、邮票等 (犀角,象牙,青铜器不征集)
收而不研者俗,藏而不鉴者傻,以藏学师者德,以藏悟心者美,以藏缘友者雅,以藏养藏者富!
展开剩余73%齐白石 和平
1952年作 设色纸本 镜心
103×34cm
保利拍卖二十周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
成交价:RMB 7,475,000
在近现代美术史的璀璨星河中,「和平」这一主题,对齐白石而言,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,它不仅是齐白石艺术生涯中的重要篇章,更在整个时代的艺术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二十世纪中叶,世界格局风云变幻,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,和平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祈愿。1949年4月,世界和平大会分别在巴黎和布拉格召开,和平鸽作为和平的象征,进入了艺术家创作的主题之中。次年,应《人民画报》之邀,齐白石开始了他在和平鸽绘画领域的首次尝试。据娄师白回忆,为了能更精准地描绘鸽子的形态,他特意请《人民画报》购置了一只鸽子。他悉心观察后,最终完成的作品,刊登在1950年11月号的《人民画报》上,开启了他和平鸽创作的序幕。
然而在1952年(壬辰年)成为了齐白石“和平鸽”题材创作的高峰时期,这一年他创作的诸多作品,尤其是以92岁高龄完成的画作,都展现出非凡的艺术水准。其中,巨幅画作《百花与和平鸽》更是声名远扬。当时,为迎接在北京举办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大会,齐白石倾注心血,耗费整整三天时间,在丈二匹整宣纸上精心绘制。画中,缤纷绚丽的百花与灵动优雅的和平鸽相互映衬,和谐共生,生动诠释了和平的美好寓意,赢得了中外和平人士的一致赞誉。齐良末回忆父亲创作这幅作品时的情景,言语间满是敬佩。
那么,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齐白石在1952年后如此频繁地创作和平鸽题材作品呢?中央美术学院吴雪杉教授经过深入研究发现,毕加索的和平鸽或许是关键因素。毕加索一生创作了大量鸽子题材的作品,尤其是为世界和平大会创作的那几幅,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。在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召开前后,毕加索笔下的和平鸽形象在北京乃至整个亚洲广泛传播,几乎随处可见。而齐白石在中国艺术界的地位极高,人们常将他与毕加索相提并论,两人所画的和平鸽也不可避免地被放在一起比较。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下,齐白石怀着对艺术的执着与追求,全身心投入到和平鸽的创作中,立志要画出独具特色、能与毕加索媲美的和平鸽作品。
根据齐良末的回忆,1952年的秋冬齐白石开始专门开始养鸽,以便能随时随地观察鸽子的一举一动。在这段时间里,他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写生画稿,这些画稿是他艺术探索的真实记录。同时,他还创作出一批高品质的和平鸽画作。即使没有外界的委托,他也主动投入到和平鸽的创作中,正如李可染所说,齐白石「为了和平运动不断地画和平鸽」。
这件作品便是诞生于这一时期,齐白石在艺术上不断追求突破。他不仅在鸽子的画法上精益求精,反复锤炼鸽子形态和图式,力求将鸽子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配资券商,还致力于将和平鸽这一外来艺术形象「中国化」。他巧妙地将鸽子与荷花、花瓶等富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元素相结合,通过谐音等方式,赋予作品更深层次的寓意,充分体现出「和平鸽」图像创作的在地化倾向,让这一象征和平的形象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绽放出独特的光彩。
发布于:广东省